"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谁能想到全球电商霸主亚马逊在2022年遭遇滑铁卢,Q1财报出现历史性的滑坡(回顾>>Prime Day定档,卖家躺平?亚马逊Q1血亏,广告成遮羞布...),虽然二季度还未结束,但从此前的预估来看,亚马逊Q2营收依旧不乐观。
为了让股东和华尔街重拾信心,亚马逊启动了一系列"搞钱"计划,不仅高调宣布将新开5个站点(比利时、智利、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甚至还把业务版图直接扩张到了劲敌Shopify的头上!这新CEO俺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另外,在亚马逊疯狂扩张的背后,又面临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01亚马逊的触角正式伸向DTC品牌!
好一招"釜底抽薪"
试问谁能狙击亚马逊的全球电商霸业?相信许多卖家会投Shopify一票。
这两年随着亚马逊行业的巨变,独立站开始受到卖家追捧,Shopify的发展速度呈火箭般蹿升。据统计,自2020年5月以来,Shopify独立站的月均流量同比增长108.5%,而同期主流电商平台流量仅增长9.9%。
就在上月,Shopify以21亿美元收购物流服务商Deliverr,此笔巨额收购被众多行家看做是Shopify对亚马逊的反击!何出此言?且听侃哥一一道来。
整整两个月前,亚马逊推出了一项针对独立站卖家的新服务——Buy with Prime,该服务允许 Prime 会员在亚马逊以外的电商网站上购物,并使用他们的亚马逊账户结账。最关键的是,通过"Buy with Prime"产生的订单,由亚马逊FBA履行物流服务!目前,这项服务已经在一些Shopify 独立站上落地开花了!
来源:thecatladies.com
如上图所示,这家独立站的买家可以直接用亚马逊 Prime 会员结账,并享受同等的FBA服务,包括免费送货、最快次日达及免费退货。
来源:亚马逊
不得不说,亚马逊这招真是够狠啊,直接把自家业务扩张到了独立站卖家和买家。更绝的是,Buy with Prime服务不需要插件,卖家植入一段亚马逊的HTML代码就能实现,实施门槛非常低,等于绕开了Shopify等建站平台。好一招"釜底抽薪"!
据亚马逊透露,2022年"Buy with Prime"采用邀请制,仅面向已经在亚马逊上销售并使用其履约服务的卖家。之后,亚马逊会将此服务扩张到其他卖家,包括那些不在亚马逊上销售的DTC品牌。
02亚马逊的DTC之殇:
为7年前的"昏招"还债!
随着DTC赛道愈发火热,亚马逊对这块大蛋糕又重新迸发出了野心。为了重新争夺独立站市场,亚马逊不惜将其王牌服务 Prime 会员计划的部分产品扩张到自家平台以外的网站。不过很少有卖家知道,亚马逊此举是在为自己7年前的"昏招"还债。
据彭博商业周刊披露,在2015年,亚马逊还运营着一项叫做 Webstore 的独立站服务,当时约有80000 家公司使用它来经营自己的网店,同年,Shopify刚刚IPO。当时的亚马逊高管认为 Webstore 业务无利可图,其销售额与该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看到的各种丰厚机会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基于此,到了2015年底,贝索斯同意关闭业绩不佳的 Webstore 。这还不止,亚马逊把这8万家公司遣散给了Shopify,并公开宣布Shopify是自己遣散的 Webstore 商家首选合作伙伴......作为交换,Shopify 同意向自己的商家提供 Amazon Pay。之后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如今看来,亚马逊这次决策无疑是一步彻头彻尾的昏招,试想一下,如果贝索斯当年拿出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发展 Webstore 业务,独立站还会成为亚马逊的软肋?Shopify还能对亚马逊造成多大威胁?一位前亚马逊高管表示:"Shopify 让亚马逊看起来像是傻瓜。"
03亚马逊的下一个飞轮是它?
事实上,为了收复独立站失地,亚马逊正在实施一个更庞大的DTC计划,Buy with Prime 只是该计划的其中一环。
首先,Buy with Prime集合了亚马逊两大杀手锏:Prime徽章和FBA 物流,亚马逊希望通过这.............
原文转载:http://fashion.shaoqun.com/a/1091287.html
haccp:http://www.ikjzd.com/w/2967
刘军:http://m.ikjzd.com/w/1835
ebay uk:http://m.ikjzd.com/articles/147677
麦乐购:http://m.ikjzd.com/w/3576
亚马逊将扩展至包括南非和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https://m.ikjzd.com/articles/160831
在亚马逊上如何选择卖家想要的产品:https://m.ikjzd.com/articles/160819
亚马逊英国或将面临在线销售税:https://m.ikjzd.com/articles/16083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