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中国广州,负责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的警方公布了一段监控录像:在同一个餐厅,两人先后走进卫生间,没有任何身体接触,只有14秒的共处时间,就让新冠病毒找到可乘之机,完成传播。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人们也惊讶地看到了类似的"瞬间感染"。新南威尔士的卫生当局追踪病例时发现,有一名感染者与至少3人仅仅是在商场或咖啡馆外"擦肩而过",快速进入同一空间,病毒就造成了传染。
对这些病例样本做的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造成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Delta(德尔塔)变异株,也就是2020年10月首次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钟南山院士也在日前的媒体采访中指出"德尔塔毒株载量高,呼出来的气体毒性大,传染性很强",以至于要用更严格的标准定义"密切接触者"……
席卷全球
2021年4、5月,印度的疫情出现了一波凶猛的浪潮。根据印度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一度超过40万!尽管背后有着大规模集会等因素,但一个不争事实是,感染Delta变异株的人数正迅速增多。
印度以外,从尼泊尔到东南亚,到全世界更大的范围内,Delta变异株在近两个月里也蔓延开来。
"Delta变异株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具传染性的变异,已经在85个国家/地区发现,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迅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6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图片来源:ITU Pictures from Geneva, Switzerland, CC BY 2.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英国在4月中旬发现了第一例Delta变异株感染。彼时,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封锁"后,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无论是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了明显的下降,疫情似乎正在好转。
然而,Delta变异株很快在英国催生了第三波疫情高峰,日新增病例数一度超过8700。病毒在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迅速传播,迫使英国不得不推迟重新开放的计划。事实上,目前Delta变异株已经替代最早在英国发现的Alpha变异株(即B.1.1.7变异株),成为当地最主要的新冠病毒。
美洲大陆上,Delta变异株的趋势同样引起了担忧。根据加州进行的抽样调查,此前占"主流"的Alpha变异株引起的病例已经从4月下旬的70%以上,下降到6月下旬的42%左右,而Delta变异株的"崛起"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任警告,在接下来几周,Delta变异株或将成为美国主要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在中国,除了广州,附近的深圳、东莞等地也发现了感染Delta变异株的病例,人们与Delta变异株的正面交锋已经全面打响。
不仅是传播力更强
新冠疫情爆发一年多以来,已经有多种变异毒株引起特别关注,包括2020年9月首次在英国确认的Alpha变异株,2020年5月最早在南非确认的Beta变异株(B.1.351),以及2020年11月最早在巴西发现的Gamma变异株(P.1)。
5月11日,世卫组织将最早发现于印度的Delta变异株列为第四种"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OC)。按照世卫组织的定义,VOC意味着"怀疑或确认会导致传播性或毒性增加;或有临床疾病表现的增强或变化;或造成现有诊断、治疗措施、疫苗疗效的变化。"
来自于英国公共卫生部(PHE)等机构的现有数据显示,Delta变异株的传播比原始毒株的传播能力提高了100%;相比去年下半年在全世界流行的Alpha变异株,Delta变异株的传播能力还要更强,传播率高出了60%。
除了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外,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在介绍近期广州出现的新冠病例时指出,Delta变异毒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都缩短了——在短短10天内就传了5、6代"。此外,感染者的样本PCR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显著增加,也导致传染更容易发生。
在Delta变异株已占90%病例的英国,初步证据表明,与感染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Delta变异株的人最终住院的可能性几乎翻倍,也就是说住院风险提高了100%。
从Delta变异株的基因序列来看,它在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上出现了一些独特的变化,不仅影响病毒传播能力,还可能发生免疫逃逸。也就是说,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中和抗体也许对Delta变异株的结合能力会减弱。
疫苗的意义
面对来势汹汹的Delta变异株,现有的疫苗还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吗?
《自然》杂志在6月10日上线了一篇研究论文,抗体中和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完整接种两剂mRNA新冠疫苗BNT162b2的2周或4周后,人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对Delta毒株仍然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针对两种主要病毒变异株Delta和Alpha引起的有症状COVID-19,接种疫苗可以起到多大的预防效果,英国公共卫生部在5月下旬公布了一项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
数据显示,尽管相较于Alpha毒株,疫苗对Delta毒株的防护效果有所减弱,但仍然能显著降低出现新冠症状的风险。完全接种两针mRNA疫苗,保护效力可达88%;相比之下,对Alpha的预防效力为93%。
这项研究同时发现,如果只接种一针疫苗,对变异株的预防能力显著下降。在接种第一针3周后,对Delta变异株引起的新冠症状,两款疫苗只能将风险降低33%,对Alpha的风险降低50%,均低于完整接种2针后产生的保护效力。
相关阅读:针对印度出现突变病毒,英国真实世界数据首次展现疫苗保护能力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6月15日发表了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的另一项数据,显示完整两针新冠疫苗(包括多种疫苗类型)能够将住院风险大幅降低。这项研究还显示,接种第一针后至少过28天,疫苗的预防效应才明显表现出来。
基于多项证据,世卫组织和多国专家都反复强调,对于需要接种两剂(或更多剂)的疫苗来说,完成全程接种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预防新冠重症和死亡。
持续变异,持续防护
在疫苗接种率较低的人群中,Delta变异株有机会快速传播。一项研究根据4月以来对近20000个样本进行测序的数据发现,在居民完成全程接种比例不到30%的地区,Delta变异株的传播速度要明显高于接种率超过这一比例的其他地区。
另一些研究也发现,疫苗接种率的巨大差异,可能导致了Delta变异株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病例和住院病例的数量差异。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病毒变异不可避免。除了迄今为止传播能力最强的Delta变异株,科学家们还在监测更多的变异毒株,包括目前已被世卫组织列入"待观察突变株"(VOI)的另外7种变异毒株。
如何防范不断变异的新冠毒株,世卫组织的Michael Ryan博士认为:"基因突变会导致病毒的特征发生变化,例如更容易感染人,在飞沫中存活时间更长,更少的接触量就会导致感染,等等。但这些变异病毒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事情,它们提醒我们要采取所有可做的防护措施,并且要更严格地采取措施,包括戴口罩、减少聚集等我们反复强调的措施。"
综上所述,Delta变异株虽已出现传染性增强,潜伏期缩短,感染者病情易变重等情况,但它本身并非完全不能预防。无论是按要求接种疫苗,还是口罩和社交隔离等措施,均有望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与Delta变异株的交锋中,主动权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原文转载:http://tech.shaoqun.com/a/498816.html
跨境电商:https://www.ikjzd.com/
cicpa考试:https://www.ikjzd.com/w/1375
预售:https://www.ikjzd.com/w/889
moss:https://www.ikjzd.com/w/1653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中国广州,负责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的警方公布了一段监控录像:在同一个餐厅,两人先后走进卫生间,没有任何身体接触,只有14秒的共处时间,就让新冠病毒找到可乘之机,完成传播。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人们也惊讶地看到了类似的"瞬间感染"。新南威尔士的卫生当局追踪病例时发现,有一名感染者与至少3人仅仅是在商场或咖啡馆外"擦肩而过",快速进入同一空间,病毒就造成了
老婆说想和19岁处男上床 但一直没机会:http://www.30bags.com/a/251988.html
老公和我闺蜜模仿A片动作:http://www.30bags.com/a/251989.html
老公看了我和前男友的爱爱视频:http://www.30bags.com/a/251990.html
第一次爱爱太兴奋 男友突然晕厥:http://www.30bags.com/a/251992.html
我和合租女人的疯狂偷情故事(5/5):http://lady.shaoqun.com/a/54422.html
少妇口述:夫妻4P换妻真实经历:http://lady.shaoqun.com/a/78157.html
学长让我上课夹震动捧 少女思春上课偷偷夹笔杆:http://lady.shaoqun.com/m/a/247384.html
寂寞漂亮少妇与农民工在电梯里(5/5):http://lady.shaoqun.com/m/a/46563.html
Prime Day后大复盘:小卖遗憾陪跑,大卖爆单未半而中道崩殂: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46115
亚马逊要求有效追踪率高于95%,卖家该怎么发货才有效?: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46102
北欧运费突破20000美元大关,跨太平洋至美西报价高达25000美元: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46122
有多少人做噩梦把学生当猎物,一年换一次女生,教了33年?:http://lady.shaoqun.com/a/390527.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